打造一企业 开创美好明天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 页 企业简介 新闻中心 产品中心 技术创新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西安仪表厂 > 2016重大仪器开发专项申报187立项40 明年再拨7亿元
新闻中心
产品动态
技术资讯
产品动态
·数字白度计技术参数
·测厚仪如何做好保养
·电动铺砂仪如何做好保养
·哪些操作会对粘度计的传感器造
·粘度计如何做好保养
·食品快速测定仪的保养要注意什
·快速测定仪如何做好保养
·含气量测定仪的校准周期是多久
·含气量测定仪如何做好保养
·检测仪如何做好保养
·如何对手持式应变仪进行校准?
·影响手持式应变仪测量精度的因
技术资讯
·温度调节仪的特点
·双金属温度计的常见类型
·温度仪的技术参数
·数显表如何选型
·温度仪表安装方式及注意事项
·温度测量仪表的选择与安装
·热电偶温度计的原理与结构
·温度仪表的选型
·数显表选型时注意事项
·温度变送器在发展中的作用
·第十四届航空工业国际大会在江
·仪器仪表如何从传统仪器走到虚
 
产品详情

2016重大仪器开发专项申报187立项40 明年再拨7亿元

来源:www.xiyi-group.name 日期:2016-12-12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年初科技部发布《关于发布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6年度指南的通知》,开启了“十三五”头一年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的全面立项工作。一年过去,专项的立项评审情况如何?国家在这方面投入了多少经费支持?“十三五”期间国产科学仪器企业应如何对接政策,在重大仪器研制方面有所突破?针对上述疑问,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刘春晓处长在12月10日召开的“创新方法研究会科学工具专业委员会暨国产科学仪器设备应用示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6年年会”上,对2016-2017年度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的相关数据进行了详细解读,近40家国产科学仪器厂商及科研院校单位到场聆听。

  “十二五” 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立208项 投入超120亿元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科学仪器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但与国内粗钢产能过剩,精钢特钢却需大量进口的情况相似,国内绝大部分仪器企业的产品仍集中在中低端领域,高端科学仪器市场长期被外资企业占据。对比我国连年跃升的经济增长贡献率和创新指数,国产科学仪器设备亟需突破。

  基于上述研判,2011年中央财政部开始设立“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和“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两大科学仪器专项,分别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主管。这一堪称国产科学仪器“里程碑事件”的举措,为我国“十二五”、“十三五”科学仪器设备的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二五”期间,科技部共启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立项 208个,投入国拨经费70多亿元,其他经费50多亿元,在探索改革创新、强化成果转化、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刘春晓处长表示,这尤其体现在专项牵头方面,从2011年最初立项仅有20%的企业牵头,到2014年90%专项均由企业牵头,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明显提升,提高了一批国内科学仪器研制厂家的层次水平,也为国家培育和稳定住了一支好的研发生产队伍。

  2016年度专项申报187立项40 存在冷热不均现象

  2014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将原有各类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纳入“新五类”计划中,重大科学仪器专项也被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成为“十三五”时期第一批立项的专项之一。

  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6年度指南明确支持部件类17个方向,高端通用类12个方向,专业重大类16个方向。从年度申报的情况来看,仅有187项申报,其中14项未通过形式审查;精密微量注射泵无单位申报,4个方向只有1家单位申报,工业过程在线和基础设施安全2个方向却分别有16家单位申报,仪器单位申报专项存在冷热不均现象。

  历经预评审和视频评审等环节,最终确定2016年度39个方向,40个项目的仪器立项,其中部件类12项,高端通用类12项,专业重大类16项。总计6个方向流标,2个项目票数分数完全相同,同时立项。

  对2016年度立项结果的几点思考

  2016年度仪器专项申报立项结果出来后,刘春晓处长感觉与自己的预想还是有一定差距,从研制单位的参与度来看,似乎仪器界尚未给出非常大的反响,对此,他也提出了几点思考和看法:

  首先在指南编制方面,“十二五”期间虽然中央投入了70亿财政经费,但由于缺少指南,很多都是由承担仪器项目有想法的公司或院所自己申报,带来的后果是有限资金没有集中力量办大事,导致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足,2016年这样的情况同样出现。另外指南照顾各部分的利益平衡,相对发散,而有些指标设置高低不一,不尽合理,也造成了专项申报的冷热不均。

  其次在评审环节中,评审专家从数据库中随机抽取,很少有业内专家专门评业内项目,造成有些项目的评审专家不了解仪器研发,存在对专项背景不清楚、前期功课不足,对指南理解不透等问题。

  虽然存在上述问题,但2016年度专项评审结果总体偏差不大,转制院所、航天航空等老牌军工企业参与和获得支持的项目较多(有13项,占1/3比例),前期承担过专项的单位有优势(10项左右,占1/4比例)。

  同时他还点出了专项申报评审中存在的个别问题,如:有些主营业务不符的企业申请获批;非优势单位拿到了专项;部分核心关键部件无专业生产企业申请,造成非部件的整机生产企业申报成功,可能会影响所承担项目后续的应用扩散。

  2017年专项指南形成机制与任务布局

  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6年度立项工作已基本告一段落。会上,刘处长汇报了2017年专项指南的形成机制和任务布局,反推2018年乃至整个“十三五”时期仪器专项的整体情况。

  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指南的形成来源于2014年至今各部门(地方)需求,参考了美国、欧盟、德国、日本的年度项目安排,以及PITTCON等世界各大展会的新产品,从各行业排名前50名杂志了解各领域发展需求,经过司会同专业机构共同编制,各部门以实施方案编制专家为基础推荐专家,反复论证、公开征求意见,最终形成方案。

  2017年度指南任务布局总体考虑了全面布局核心部件、聚焦重大战略需求、流标方向继续发布、指标设置先进性可行性相结合等要素,考虑到执行周期,拟立项50项左右,经费投入预计达7亿元。刘春晓处长表示:“仪器专项‘十三五’期间经费总概算18.22亿元;2016年立项项目经费总概算5.98亿元;2018年少量部署,约为5.24亿元。2019至2020年若无重大新专项,将不再发布指南。”

  报告最后,刘春晓处长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工作进行了展望:希望通过国家的引导,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仪器设备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发展,提升仪器设备自我装备水平和装备能力;大幅度提升行业整体创新能力,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提高仪器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尊重科学仪器设备开发规律,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协同的新型创新机制,调动全行业积极性,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 仪器分析、基因测序等2016第四批国标制修订计划公布 2016-12-20
下一篇: 雾霾侵袭:检测仪器标准缺失问题亟需解决 2016-12-7
TEL: 029-87819579 Email: xiyigroup029@163.com
Copyright © 2025 西安仪表厂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派谷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