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标准快速演进,市场需求变化的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为了加速产品研发与量产的时程,应用开发商在导入新技术时,多半相当倚赖量测仪器业者所提供的客制化解决方案,不管是在研发端或产线量测端都是如此。不过,如果要进一步加快产品上市时程,应用开发商在某种程度上,仍须建立起自行撰写自动测试软体的核心能力。
罗德史瓦兹(R&S)系统及工程维修服务部经理卢明政表示,目前技术与市场需求变化的速度太快,虽然量测仪器业者大多具备在地的软体支援团队,可以帮客户撰写各种客制化量测软体,以满足其特殊需求,但为了争取更多产品开发或量产上的时效,应用开发商仍应审慎思考,将部分客制化量测软体的开发能力纳入自己的团队里。
举例来说,台湾电动机车品牌厂Gogoro在开发自家的电动机车时,R&S在台湾的软体团队曾协助其开发测试程式。当时就是以R&S提供程式码范本(Sample Code),Gogoro团队则以此为基础,不断自行添加新的程式功能,来满足自己研发上的特殊需求。
卢明政进一步分析,一开始由仪器商提供软体客制化方面的协助是没有问题的,但之后客户的应用产品会不断变化、改版,衍生出新的测试需求,如果每次开发新产品都要等仪器商的软体团队来提供支援,恐怕会丧失市场先机。因此,R&S会鼓励客户自己试着去做看看,R&S的支援团队则从旁辅助,希望慢慢帮客户建立起自己动手改软体的核心能力。
事实上,如果开发商凡事都要依赖仪器商的软体团队来支援,延误时机的风险不小。以R&S的经验来看,随着客户的产品不断改版,客户很容易开始抱怨,认为仪器商服务的速度好像变慢。但其原因是,仪器商毕竟是外人,无法完全掌握客户在研发实验室或生产现场所发生的状况。因此仪器商常须耗费大量时间在了解状况上,这对服务效率势必会有所影响。
举例来说,某个客户的产品有A和B两个版本,功能上只有一点点差别,例如通讯所使用的频段(band)多一个或少一个,这时候客户如果愿意先花几个月的时间来熟悉软体环境、程式语法,就可以在仪器商所提供的程式范本上做简单的调整、修改,很快就可以满足自己的量测需求。
然而,以产业的风气来看,时常是把所有的关键量测技术绑在仪器商身上,许多客户也欣然接受,因为这样会省事许多。不过,当核心技术都不在内部公司,对客户是否利大于弊,是值得三思的。R&S希望藉由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客户和公司本身的成长,来建立稳健的合作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