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企业 开创美好明天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 页 企业简介 新闻中心 产品中心 技术创新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西安仪表厂 > 仪表行业欲走出困境:两化融合是关键
新闻中心
产品动态
技术资讯
产品动态
·校准器的精度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校准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如何判断测量设备是否需要维修
·测量设备的维修保养技巧
·大气采样仪器的传感器常见故障
·大气采样仪器的日常维护技巧
·如何判断液相色谱仪的检测器是
·液相色谱仪的检测器需要怎样维
·液相色谱仪的日常维护技巧
·数显洛氏硬度计的精度可以校准
·数显洛氏硬度计的精度下降可能
·数显洛氏硬度计维修保养技巧
技术资讯
·温度调节仪的特点
·双金属温度计的常见类型
·温度仪的技术参数
·数显表如何选型
·温度仪表安装方式及注意事项
·温度测量仪表的选择与安装
·热电偶温度计的原理与结构
·温度仪表的选型
·数显表选型时注意事项
·温度变送器在发展中的作用
·第十四届航空工业国际大会在江
·仪器仪表如何从传统仪器走到虚
 
产品详情

仪表行业欲走出困境:两化融合是关键

来源:www.xiyi-group.name 日期:2013-10-25

    本世纪以来,自动化仪表产业经济运行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经济指标不断创新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仪表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在重大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不断取得突破。


    2012年4月9日,工信部在京召开2012年行业两化融合评估工作启动会,开展仪器仪表等18个领域内18个细分行业两化融合评估工作。


    2012年6月27日,仪器仪表行业两化融合评估工作启动会议在北京举办。中仪协专职副理事长李跃光阐述总体方案,在工业自动化仪表分行业选择50家企业进行评估,联合自动化仪表分会、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在工信部总体组的指导下共同推进这项工作;成立了以协会和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主要领导为主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协调工作;成立了以奚家成为组长的专家组,以及以协会、分会、自动化仪表企业从事信息化工作的同志为主的工作组,并将继续完善。


    2012年7月24日,仪器仪表行业“两化融合”评估工作专家组基本确定行业两化融合的各项评估指标《仪器仪表行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讨论稿)》。


    2012年9月19日,“仪器仪表行业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工作上海片区培训”成功召开。培训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产业信息化处王建伟处长谈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下简称“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资金。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资金是中央财政安排、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门预算、用于支持两化深度融合重点项目的资金;专项资金的主要目的是围绕工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任务,通过支持需求迫切、预期效果显著、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两化深度融合重点项目,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专项资金采用项目补助方式。2012年对项目的补助金额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投资总额的30%,原则上补助额度不超过500万元。专项资金申报过程中,需要对两化融合状况进行评估。


    而在这一年之多的两化融合发展中,仪表行业已经普遍认识到提升两化融合的重要性,并不断推进企业的两化融合工作。很多企业将推进两化融合工作上升到企业战略高度,成立信息化部门,具体负责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开展。部分企业已经聘请有国外知名企业生产管理经验的专家,参与企业两化融合提升工作,指导改进生产管理方式,进行工艺流程再造等。企业希望通过将信息化技术融合到采购、销售、财务、库存、生产等各个环节中,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最终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其实对于自动化仪表行业推进两化融合工作来说有两方面的需求。一个是行业本身的需求,另一个是为其它行业实现两化融合服务的需求。因此,自动化仪表行业必须大力推进行业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提升企业的研发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促进行业企业快速发展。目前自动化仪表行业基本完成了产品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绝大部分产品已经采用数字技术;同时在智能化、网络化技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展,加快了向中高档产品发展的速度,开发了一批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的中高档产品,并实现产业化和推广应用。


   1、行业企业的生产自动化水平

    由于国内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市场需求旺盛,国外产品纷纷进入国内市场,并牢牢占据高端市场。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国内产品在中低端市场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来自国外“经济型产品”的挤压,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自动化仪表行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不断加大自动化装备资金投入力度,纷纷购买数控机床、贴片机等自动化生产和检测设备;同时加强研发适用于企业生产过程和检测环节的专用工装设备,不断提升企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工的环节。通过提升自动化设备水平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2、行业企业的管理信息化水平

    自动化仪表行业企业近年来不断加大信息化的投入,搭建信息化的硬件平台,购买信息化设备,行业已经具备比较坚实的信息化硬件基础。目前很多企业已经购买了ERP软件,统一了客户、原材料、产品、财务科目等编码,应用了财务、供应链、库存管理等模块,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和产品自身特点向生产过程延伸。但是整体来说行业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多集中在采购、销售、财务、仓库方面,并且管理信息化水平较高。


    尽管有诸多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差距。目前工业自动化领域的进步大多集中在流程工业用测控装备,而适用于离散工业用的传感器、控制器、伺服系统、管控软件等基础薄弱、发展缓慢,这将严重影响我国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其次,科学仪器因为量小、技术难度大,而国外的产品技术和应用又成熟度高,因此,除个别品种外,国内的高档产品少有突破性进展。


    自动化仪表行业与国内目前两化融合水平较高的钢铁、汽车等行业不同,它们由于引进国外的成套技术和生产线,两化融合基础较好,自动化仪表行业完全是企业依靠自身的努力来改进生产和管理现状,从而提升企业的两化融合水平。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理事长奚家成曾表示仪器仪表6月行业的出口突现负增长,但由于出口交货值仍保持10%左右的正增长,预计下半年出口将回升到一位数的低速增长。工业自动化和电工仪表行业的企业已经取得初步成效。部分企业已设立信息化的机构和专职人员,且高薪聘请国外技术专家指导,而起步早、有基础的企业已着手结合现代生产模式推进生产过程信息化,并以此为核心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按订单生产、可追溯生产,以彻底改变企业面貌,提高内涵素质,应对新一轮竞争。如出口无意外情况,行业全年的产销增幅将超过年初的预测值16%,达18%左右,全行业总产值将超过8000亿元。而利润同比增幅也将从年中低点12.45%回升达到全年预测值14%以上。


   3、生产管理规范化

    自动化仪表行业企业要切实推进两化融合,要有坚实的基础作为支撑,并达到规范化的生产管理要求。


    装备化水平和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装备化不是装备越多越好、越贵越好,而是与产品特点及生产技术诀窍结合越紧密越好。行业企业要添置有信息化功能的先进设备,消除生产过程仍然存在的无装备环节和“可信息化度”极低的落后环节;研发并应用符合产品要求的专用信息化生产设备,走通用设备和自主研发专用设备相结合的道路,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无缝连接”。分析样本企业数据,可以发现,工业设备设施基础较好的企业,其生产管理和制造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


    规范化是企业生产过程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对手工业阶段开始即已存在的生产过程随意性的反制。在生产过程建立内容完整、规定严密、“无缝”的规范性文件,是生产过程信息化的基础。重点是实现生产工艺过程的规范化,主要是规范工艺术语,确定工艺编制标准、有效管理和利用工艺技术和经验等,消除生产工艺人为因素的随意性,从而在此基础上最终实现规范化的生产管理。


    构建比较好的网络环境,建立相应的网络架构。有了这些坚实的基础,并在装备化的基础上实现数字化,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实现信息化,真正实现装备之间的信息流通,为企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4、生产过程信息化

    自动化仪表行业两化融合的核心和基础是生产过程的两化融合。构建以生产过程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即实现生产过程信息化并建立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是行业两化融合提升的关键点和突破口。


    自动化仪表行业很多企业过分强调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在企业信息化中的作用,忽视了底层设备的基础信息采集,导致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成为两化融合的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有些生产环节甚至还是手工生产,这些都直接导致生产制造过程的“可信息化程度”低,信息系统无法直接从工序和设备自动获取信息,因此行业要积极推进生产过程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化作为行业两化融合提升的关键环节,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企业两化融合推进的深度。分析样本企业数据,可以发现,生产制造信息化程度高的,其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集成水平、管理与控制集成水平和产供销集成水平相应程度会较高。


    在生产过程信息化的基础上,在生产过程各环节实施和应用MES等信息化支持系统和平台,即建立MES,可以使底层生产的实时信息和上层企业资源管理的各类信息贯通和融合。


    自动化仪表行业多为中小型生产企业,产值规模总体不高,信息化投入资金有限,因此对MES的性价比,尤其是价格非常敏感。现有制造执行系统功能全,价格高,二次开发工作量大,大部分自动化仪表企业很难承受。因此,应研发适用于中小型制造企业的MES,或者尝试在原ERP系统的基础上,扩展生产过程管理模块,涵盖MES功能。


   5、生产模式现代化

    自动化仪表行业是典型的机电一体行业,国内大部分企业存在产品可靠性不高、效益较低和交货期较长等问题。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企业需要在生产过程信息化的基础上建立现代生产管理模式。


    企业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按订单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保证质量,而不是依靠最终检验,并要依靠质保体系提升可靠性,质量可追溯,要以“无缝连接”的装备化水平消除随意性,最终保证产品质量。另外,企业还要依靠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调度和管理生产,减少在制品,保证生产节拍和均衡性,实现零库存或极限库存,提高生产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相关文章推荐

  2014上半年仪器仪表行业生产运行情况分析

  我国仪器行业创新发展现状为市场需求强劲

  工控仪表行业市场容量已达900亿

  仪器仪表竞争力待提升

 

 
上一篇: 当前国内惯性仪器仪表市场前景被看好 2013-10-31
下一篇: 仪表企业要发展 国际标准需先行 2013-10-24
TEL: 029-87819579 Email: xiyigroup029@163.com
Copyright © 2025 西安仪表厂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派谷网络